018-348751866
11738810830
去年春天,和许多准备保研的同学差别,其时还在文学与新闻学院广告学专业读大三的杨璐嘉,正全身心投入于她的一项学术研究之中。只管许多人建议她以保研温习为重,但她还是希望能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在导师徐沛老师的指导下,研究论文的初稿顺利完成。
看罢文章的老师在电话那头告诉她:“这篇文章到达了顶刊水准。”挂掉电话后,杨璐嘉禁不住流下泪水:“一年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却果!”如今,杨璐嘉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除了论文被新闻流传领域顶级期刊吸收外,她的大学生涯另有不少高光时刻——获得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结业生;获得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奖学金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金奖……大学期间,杨璐嘉共获得了40项奖项,其中包罗15项全国性奖项。
对于取得结果,她说:“因为是自己喜欢的领域,所以要努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3年的时间:以赛促学,成为各种专业大赛的获胜者和其它广告专业学生一样,杨璐嘉的学习生涯中陪同着许多角逐。“广告是一门应用性比力强的学科,到场角逐是促进我们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杨璐嘉说。大二下学期时,她与室友张悠悠一起组队到场了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在角逐中,她们为新闻创作的平面广告作品《不囿山隙,不止浮云》,从数万名专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全国金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获奖作品这是杨璐嘉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大奖,也是川大学生首次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获得金奖。
“凭据以往的角逐来看,最擅长平面广告设计的是艺术生,但我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心之余,我以为自己很幸运。”杨璐嘉说,“这个金奖的到来,也证明晰我一直以来的努力与进步。
”杨璐嘉(左)和张悠悠(右)从那之后,杨璐嘉一途经关斩将,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球时报金犊奖等赛事中均获佳绩,获奖作品涵盖平面广告、广告文案、广告视频等多个方面。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颁奖仪式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杨璐嘉选择到场角逐时,还会特意涉猎其他专业。大三时,杨璐嘉和其它三位朋侪凭借作品《天涯那边觅归途——外洋流失文物现状分析》,到场了中国数据新闻大赛。
为了使作品的可视化出现越发直观、精致,她和团队便自学了echarts等可视化工具,并以交互网页、视频动画等形式可视化作品。最后,团队的作品在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同时,也拿下了最佳数据新闻可视化奖。
2018年,杨璐嘉到场了一个对她而言具有转折意义的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角逐中,杨璐嘉作为 “AQAS全球首创种植牙抗菌涂层技术” 项目的执行队长,领导团队21人获得了四川省金奖。这是一次综合性很是强的角逐,团队成员划分来自文、理、工、医各个学科,学历也笼罩了本、硕、博。
这样的参赛履历,让杨璐嘉不仅收获了许多朋侪,更让她明确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一小我私家不能仅仅有实践履历,理论的积累也很重要。“决议一个创业项目价值的因素是其技术含量,决议一小我私家价值的因素则是他的深度和广度。
”于是,在杨璐嘉的脑海中,萌生了实验学术科研的想法。1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做出一篇高水平论文抱着想要潜心做一次学术研究的想法,杨璐嘉行动了起来。她找师兄师姐、领导员、老师等前辈谈天讨论,开始在研究选题上举行探索。灵感来自于与领导员周文老师的谈话。
谈话中,杨璐嘉相识到北伐时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等候掘客,而这也正是她感兴趣的历史时期。于是,杨璐嘉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笃志故纸堆,阅读了许多上世纪二十年月的报刊,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选题:“北伐战争征战双方形象建构的南北差异”。
科研不是件容易事。研究需要阅读的民国画报共有几万页,内容均为竖版繁体字,从中挑选出切合研究要求的图像资料相当费心。杨璐嘉天天埋首资料中,在大创队友的资助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挑选出了1496张图像样本,但这仅仅是开始。研究质料之一:《良友》由于研究的工具是画报中的图片而非文字,杨璐嘉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文字的倾向很容易看出来,但怎样才气确认图片的态度?”为此,杨璐嘉专门去旁听了研究生课程,进一步学习符号学和叙述学理论,并定期到场研究生开办的符号学念书会。
最终,她找到了运用符号学去分析图像的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了前期扎实的铺垫,论文写作的历程很顺利。最终,她和徐沛老师互助的论文《南征还是北伐?——对民国画报的图像表征分析》被新闻流传领域顶级期刊吸收。
在徐沛老师的勉励下,杨璐嘉还到场了第五届中国新闻史青年论坛(中国集会),作为唯一参会的本科生,在集会中就研究结果做小组讲话。现在往回看,杨璐嘉以为这段做研究的日子,是她最忙碌、最艰难,但也最充实、最有收获的一段时光。而努力获得的学术结果,不仅让她证明晰自己,也助力她顺利保送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习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专业。4年的时间:全心投入,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优秀一路走来,杨璐嘉对自己的学术偏向一直有个愿景,那就是“文理合流”。
理科生身世的她,在学习广告学以外,还自学了盘算机、社会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同时广泛涉猎有关历史、文学的书籍。杨璐嘉原本是不计划跨专业保研的。在她眼中,流传学是一个极具缔造力和包容性的学科,而最终决议选择科学技术史,最大的原因就是想遵循自己“文理合流”的愿望,换一个角度思考社会、思考流传。
“现在中国新闻流传学界只有短短百年的历史,我希望从此外学科罗致知识去富厚它,也希望用我已有的新闻流传知识去富厚现在的专业。”杨璐嘉说。在杨璐嘉的大学生活中,“科研”和“角逐”是重头戏,但绝不是全部。
她一连三年在班级担任班委,获得了“四川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呼;她加入了科幻协会,并在大二那年任宣传部部长和写作组组长;她从小就喜欢绘画,素描、板绘、水彩样样拿得脱手。板绘作品《世界科幻舆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优秀?杨璐嘉如是回覆:“定个目的,而且是高目的。设10分的目的,你很容易做到8分;而设8分的目的,你不行能做到10分。”时间溜得飞快,如今即将结业的杨璐嘉,还总是想起一年前,谁人笃志写论文的自己——天天八点到图书馆,晚上十点闭馆后回寝,在夜幕中看着长桥的灯光,她的心里都有些怅惘,不知前途几何……而如今,长桥的灯光一如既往地闪耀,在寂静的夜里,照着每一个晚归的学子,走完每一个怅惘的418米,最终走向梦想的远方。
泉源于微信民众号 四川大学。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www.yingguifood.com